阿霞的故事11:婚禮籌備
老張跟阿霞從1952年的秋天開始交往,
約會了短短2個月後決定結婚,當時阿霞21歲、老張24歲,
雖然交往時間不長,但彼此都覺得好像認識對方好久了。
(加上老張暗戀的時間其實認識3年了。)
決定結婚的11月,老張定了一個日期:12月14號 星期天
距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老張馬上著手詢問場地。
阿霞思考著伴娘人選,回顧一下還住在高屏的同學們,
昭子最早結婚,住到台南了;甜不辣則是在瘧疾研究所工作,很忙的樣子
有些同學跑到外縣市工作,要特地回來太麻煩了。
阿霞想了想:「啊 !還有春子嘛!」
春子本名楊富春,國小到國中都跟阿霞同班,
後來春子師範大學畢業後又回潮州國小當老師,目前單身中,
加上家也離阿霞很近,感覺是個好人選。
阿霞找一天去她家正式問了春子意願,
春子聽到這個好消息後馬上答應了。
日子一天一天的過,多虧了老張才得以讓婚禮漸漸成形,
這樁婚事從租借場地、時間安排到尋找主婚人、司儀、攝影等細節全都是由老張籌備妥當,
阿霞只有幫忙打聽婚紗店和尋找伴娘而已。
這一個月除了一如往常地過日子, 她也在面對自己即將出嫁的心理準備,
畢竟結婚後她就要搬到高雄了,福利社的工作也會辭掉,
人生進入下一個階段。
而在婚禮的前一個禮拜,阿霞突然想起四嫂。
8年前阿霞13歲,四哥在菲律賓戰死,留下四嫂和剛出世的孩子。
之後四嫂跟阿霞媽媽同住在個屋簷下,經常吵架,她帶著孩子到外面住了。
直到4年後的某天中午,四嫂帶一位男士來到家中拜訪,
她跟阿霞媽媽說明搬出去後她在農會認識到這位李先生,李先生和她一樣伴侶早逝,
兩人的人生都有殘缺,想著既然有緣,李先生也不介意四哥的孩子,他們想要結婚。
阿霞的媽媽看著眼前的兩個人早就在一起了,
一句話都沒說,表情猙獰的崩潰大哭。
四嫂試圖安慰,用客家話說:「媽媽,不要哭。」,
阿霞媽媽還是止不住淚水,留下兩人自己從後門離去。
隨後四嫂也沒辦法,便與李先生離開了。
當時在一旁看著這幕的阿霞想著,
讓媽媽難過的原因是自己的媳婦離開了,還是心疼那回不來的四哥?
對於媽媽這樣不給予祝福的離別,阿霞的心裡總覺得媽媽做錯了。
四嫂後來嫁去屏東,那次的道別也是她們最後一次見面。
現在換阿霞要結婚了,
阿霞看著媽媽,表面上女兒要出嫁了很開心,
可是有些時候 又透露出憂鬱的面容,
雖然這次也不太清楚媽媽真正的情緒,
但她心想:
無論如何,女兒嫁了個好人家,媽媽最後一定是會替我感到開心的吧。
#_阿霞的故事
照片:(左)參加同學會的阿霞,(右)同學葉小姐